close


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劃下那一道界線?



精神病患是社會上相當弱勢的一群,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狀況,無法對自己的存在辯白,他們脫離現實、自我強度降低、生活機能薄弱、所說的話沒人相信,因此多半被剝奪了人權,被貼上「有病」的標籤,人們拼命想把他們從「瘋子」變回「正常人」。


然而,這個世界裡,到底什麼是瘋子?什麼是正常?難道發動戰爭、製造毀滅性武器或殺人放火的人,不比有幻聽的精神病患更是瘋子嗎?我身為身心科醫師,長期面對這群病人,產生了一種很深的同理感,能夠了解他們「認為自己沒有病」的想法,同時也體會到,他們正強自忍受著周遭異樣眼光的投射。


我有個病人在發病時提到,他有兩個高中同學和一個國中同學住在隔壁,三人常聊天說他壞話。當然,這是他的妄想症狀,但對他而言是一種「心理上的真實」──他以前在班上成績數一數二,結果現在唸研究所還搞得被當、無法畢業,覺得朋友都在嘲笑他,這是他無法面對過去那個「優秀自己」和現在這個「差勁自己」的投射作用。


那麼,我們來看,這件事發生在他身上,是不是疾病呢?我只會說,他是遭遇到一種心靈現象,但我們現存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學理論無法真正解釋它,並徹底幫助病人;他們需要有人可以協助來整合內心的矛盾,而不是被當作瘋子一味吃藥。


病人抗拒吃藥這件事,通常被視為治療上的阻力,周遭家屬和整個醫療體系都會聯合起來強逼病人吃藥打針,這其實是一種野蠻、粗暴、貼標籤的治療方式。我們應該重新下定義:他們是遭遇到某些「心靈現象」,精神結構並非那麼地穩定,但這不代表他們是「病態」。


我們要深思,到底是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劃下那一道界線?他用什麼方式來進行這樣的過程?當一個病患無法說出他是誰,無法清楚描述他精神上的混亂,內心覺得自己沒病,卻被所有人當作病人的時候,似乎他最後唯一的抗爭,就只能是默認或無言的抗議。


我們需要一個不一樣的觀點,能真正了解他們。比如,病人和家屬爭論:「明明有人裝了監視器在監視我啊,為什麼大家都不相信我?」「明明每天都有人在跟蹤 我,想對我不利,為什麼你們都不信?你們都把我當瘋子對不對……」我們依著他的話,的確找不到客觀證據,但這是他們「心理上的真實」及「感受上的真實」。


反觀我們「正常人」,只認同客觀的真實,而不承認主觀的真實,從這個角度來看,不也是另外一種瘋子?我們活在自己所以為的客觀性實相裡面,而這所謂的客觀,也是因應著主觀性實相演變出來的啊!


也許有一天,當精神科醫師自己也遭遇到這些心靈現象,能夠聽得到幻聽,可以感受赤裸裸的潛意識內容直接影響意識時,才會豁然開朗,了悟原來病人遭遇了什麼現象,或許這時我們才能真正懂得,不能驕傲或自以為是地任意為精神病患貼標籤的道理。


收錄了許醫師《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一書部份篇章,電子報中的15篇文章,許醫師呼籲大家,應該視精神分裂為一種文化現象、精神現象,而非病態現象、不正常現象,而強迫投以藥物予以矯正;我們要教他們如何整合幻聽,了解其含意,認識及面對內在的次人格。(本電子報內容摘錄自《不正常也是一種正常》,遠流出版)

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70101&s_code=0592&s_ca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psych 的頭像
    nopsych

    精神科觀察blog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