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里榮院精神醫學貢獻受國際專家肯定
(軍聞社記者李亞明花蓮十一日電)來自東南亞與南亞各國四十位從事心理衛生專業領域的學者、官員與專業人士,今天參加花蓮玉里榮民醫院舉辦的「發展中國家重度精障者的心理衛生發展」研討會,探討開發中國家嚴重精神障礙者的心理衛生,並參觀該院醫療環境及精神醫療業務。
由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玉里榮民醫院、八里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及台灣社會改造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發展中國家重度精障者的心理衛 生發展系列活動」,主要培訓東南亞及南亞地區各國從事精神相關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及在學研究生或博士生,邀請到哈佛大學社會醫學科 Prof. Byron Good 及紐約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中心 Prof. Courtenay Harding 講課。
此外,活動也安排至玉里榮民醫院、八里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參訪,更與第二屆亞洲精神醫學世界聯合會部分活動整合,希望透過整合台灣經驗,促成我國各精神復健機構、相關醫學會與大學建教合作,共同促進國際交流,其中,泰國、印度、印尼、澳洲、韓國與會者,特別指定至花蓮縣玉里榮民醫院參觀訪問。
參訪玉里榮民醫院後,各國與會者認為台灣精神醫療模式,對於開發中國家特別值得借鏡,因為東南亞各國與歐美國家經濟狀況相去甚遠,但台灣玉里榮民醫院發展 軌跡,幾乎較接近開發中其他各國的國情與發展,所以這次參與活動的學者專家以及精神科醫生皆表示,希望將來有更進一步合作的機會。
玉里榮 民醫院副院長林知遠表示,經過這次的學術參訪及研討會後,該院更有信心繼續為精神病友建構精神復健和治療性社區的玉里模式;同時希望日後繼續與台北醫學大 學合作,在這一次所建立的國際網絡基礎上,成立國際學術研究平台,繼續充實玉里模式在人文及科學兩方面的論述和驗證,讓台灣的精神醫療對於世界各國能有重 要的貢獻。
花蓮縣 玉里患精神疾病未持續就醫 易釀悲劇
精神障礙者常被貼上瘋子不定時炸彈等負面標籤,有時候連家人也無法面對或照顧,因此常發生病患被家人關起來,導致病情延誤,甚至傷害自己或家人的意外。為了 中止這樣的惡性循環,明年1月開始,衛生署將實施「強制社區治療」,也就是讓病患可以在家接受居家治療,由政府派專人定期照護。
一名住在花蓮玉 里、患有精神疾病的潘姓男子,因為酒後情緒失控,竟然拿著木棍把75歲的父親打死,雖然潘姓男子曾經住院治療,不過出院後沒有追蹤服藥控制病情,才釀成這 場悲劇。而這突顯了目前國內「強制住院治療」與「社區醫療」之間沒有銜接的危險,讓精障者就好像是社會中的不定時炸彈。
精神科醫師表示,許多精神病患者沒有病識感,不覺得自己有病,而且大約五成的人不再繼續吃藥,造成療效不佳、病情反覆發作,嚴重的話還可能傷害自己或他人。為了讓不住院的精 神病患,可以得到妥善照顧,衛生署將從明年一月開始,實施「強制社區治療」,讓病患在家就能接受居家治療,預估將有18萬精神病患者受惠。
社區治療其實很多縣市早就在做了,但明年的正式試辦,重點就在於以公權力介入治療,才不會發生家屬拒絕醫護人員進入,又或是病人拒絕治療的情況!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精障患者未持續服藥 病情常復發
25歲的小晏,高三那年因為課業壓力,開始出現幻聽、焦慮等精神障礙症狀,常常覺得有人要傷害他,雖然曾經看診治療,不過因為沒有持續服藥,病情常常復發。
因為不覺得自己有病,所以擅自停藥,小晏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慢慢接受自己的病況,現在病情已經穩定、也有份穩定的工作。
精神科醫師表示,其實精神病就和一般慢性疾病一樣,只要獲得良好的藥物治療,就能和正常人一樣過生活。
為了讓精神障礙病患獲得更妥善的照顧,衛生署從明年一月開始,將實施「強制社區治療」,讓病患在家裡、就能夠接受居家照護、追蹤服藥,不過民間團體認為,光是這樣還不夠。
民間團體建議,政府應該要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措施,例如輔導他們就學就業,讓精神障礙患者可以真正回歸社會生活。
記者賴淑敏張國樑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