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離破碎的大腦: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
大腦健康六星期計劃(3)
【大紀元 9 月 23 日訊】 作者馬克‧希曼 2009.09.23 01:15:52 am
發現包含了看到每個人所見到的一切,以及思考沒有人曾經想過的事物。
—Albert Szent Gyorgyi, 1937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分離出維他命C的科學家。
大腦功能支離破碎。自己清楚知道、感受深刻、拼命隱藏、又深懷恐懼。很多人莫名地趕上了這場流行病的潮流。它剝奪了兒童的未來、老年人的過去,以及成年人的現在。
沒有人討論這場無形的流行病,儘管它是殘障的主因,影響了全球11億人口1,涵蓋六分之一的兒童,二分之一的老年人,且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因此致殘2。
我所談論的是破碎大腦的流行病。我們用許多名稱來指稱我們「破碎的大腦」—沮喪、焦慮、記憶力喪失、腦霧;注意力不足或ADD、自閉與失智症,這只是其中一些而已。
這種大腦衰竭的流行病,每個人所出現的症狀迥異,因此看起來就像獨立不相干的問題一樣。但是事實上,它們都是一些常見的根本原因所展現的症狀。
這些看似迥異的失調症狀全部都是源自於同一個問題—絕對健康七大關鍵的失衡。傳統的治療不但幫不上忙,甚至讓情況惡化,或者只是略有助益。那是因為傳統的治療使用錯誤的方法要治療這些失調的症狀。
修復破碎的大腦有另外一種方式,而且是你前所未聞,或是從未想過的。就像大腦的問題都來自相同的根源,因此也都有相同的解決方案—重建心靈之道。
我對這個問題的了解是兼具醫生與病人的角色。1996年8月底,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的大腦故障了。我變得不知所措、恐懼萬分,陷入無助與無望的深淵。請聽我的故事。
破碎的大腦
學習、思考與演說,對我而言一直都是輕而易舉的。我的大腦從未讓我失望。在大學裡,我輕鬆地學了幾千個中文字。在醫學院裡,解剖學錯綜複雜的圖案與 名稱—骨骼、肌肉、器官、血管與神經,毫不費力地銘刻在我的大腦,而在聽過一節課與閱讀我的筆記之後,生理學與生化的複雜路徑就變得清晰無比。
我每天跑四英哩的路到醫學院。我在課堂上書寫詳細的筆記,同時還能聽取、記憶與寫下教授所講的每一句話。在漫長的一天結束之後,我又跑回去我的公 寓,做一個小時的瑜珈、吃天然新鮮的食物,然後每天心無旁騖,專心地念書三小時。然後爬上床,在5分鐘之內就能安然入眠,熟睡7小時。
隔天起床,再度重複相同的生活節奏。那樣規律的生活被打亂了,就像所有實習中的醫師一樣,在進入醫院之後,開始以超乎極限的方式壓迫我的生理與心理,規律的36小時輪班,最高紀錄是60小時的輪班(從週五早上一直持續到週一晚上!)。
當我在愛德荷擔任小鎮的家庭醫生時,我的工作時間縮短,一週看診80小時,每天30名患者、接生,以及在急診室工作。我離開愛德荷到中國工作一年, 呼吸飽含煤灰與汞的空氣,之後回到麻州,在貧民窟的一家急診室工作,以超級瘋狂的時間表輪班。然後突然之間(或者時間到了),我的大腦崩潰了(連帶著我的 身體)。
在看診時,我經常忘記患者剛說的話,或是在引導他們的敘述時,陷入一片茫然。我嘗試詳細做筆記與追蹤,但是我在對談時無法專心,記不得任何人的名字。我開始拍照片與寫下患者的個人資料,做為我的周邊記憶體,避免下次和他們說話時,讓自己困窘不已。
在演講授課時,我會突然忘記我講到哪裡,而必須要問聽眾我剛剛講了什麼。當我看一本書時,我必須要反覆地閱讀同一章節,才有辦法了解其意義。晚上在 為我的小孩讀床邊故事時,只能像機器人般地吐出字語,因為我無法在大聲朗誦的同時,了解故事的意義。睡神逃避著我。筋疲力竭的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幾小時 也無法入眠。最後終於入睡了,隔天早上醒過來時,感覺就像沒睡一樣疲憊。
以前和我無緣的沮喪與焦慮,現在變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愉悅與歡笑的能力消失在遙遠的記憶中。我的身體感覺愈糟,我的 大腦就越不管用。如果我胃脹氣或拉肚子,我就無法思考或睡覺;如果我的舌頭發炎或眼睛紅腫,我就會變得沮喪;如果我的肌肉疼痛痙攣,我就無法專注。如果我 覺得精疲力竭,我會忘記我正在說的話或是為什麼我走入一個房間。
有些醫生說我是沮喪憂鬱,建議我服用抗憂鬱藥劑。心理醫師建議抗焦慮藥劑。我的家庭醫生開立處方安眠藥。一名神經科醫生說我得了ADD,因此我需要興奮劑。其他人說我得了慢性疲勞症與纖維肌痛症。我只知道我的大腦故障了、注意力無法集中、心情沮喪、健忘,身體也不聽使喚。
突然之間,我無法專注、注意力無法集中、失憶,也無法體驗愉悅與快樂。就好像我突然「罹患」了三種可怕的疾病─注意力不足障礙、沮喪與失智症。我的 大腦怎會讓我失望呢?我身體的強項突然變成最脆弱的環節。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的經歷太激烈了,除了少數非常親密的朋友以外,我極盡隱瞞之能事。我假裝得像 無事人似地,戰戰兢兢地過著每一天。
但是在八月的那個夏日,我的大腦停擺、精疲力竭的我與腦霧抗戰著,我開始找尋答案。一點一滴,我以地毯式搜尋的方式逐一檢視細胞與身體系統,發現了破碎大腦的源頭。遍尋文獻、諮詢數十位科學家與醫生,並以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做實驗,我慢慢地逐步找回自己。
讓我的大腦停擺的原因,並非只有一個。而是所有的症狀累積而成,一直到我的身心崩潰為止。看似突然,卻是毒素、壓力與古怪感染的漫長連鎖反應的結 果。追根究底地回溯到居住於中國北京時,呼吸1千萬人民住家暖氣燃燒生煤所產生的汞中毒;童年所吃數不清的鮪魚三明治;以及滿嘴的「銀牙」或汞齊。我也缺 少了將汞排出體外所需的一個關鍵性基因,讓整個問題更形惡化。我是在之後的詳細檢測中才發現這一點的。
幾年來不眠不休地在急診室工作與接生,徹底破壞了我身體的韻律,為了繼續撐下去,我狂酗四倍的濃縮咖啡、猛吃大量的巧克力脆片餅乾與堆積如山的冰淇 淋(因為有香蕉與堅果,所以我認為那是健康食品)。然後在1996年接近夏天尾聲的一天,我在緬因州野外露營時,所吃或喝的東西讓我的腸胃發炎。那是壓垮 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本書是我的療癒故事,也是我發現目前大腦障礙流行病答案的過程。這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像解決我的問題一樣。有多少人在某些程度上,和我具有相同的感覺?
或許你害怕失去工作,因為你感覺疲憊、無法專注、無法集中注意力,非常健忘,因此無法在工作上適當地完成任務。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密關係瓦解,因為自己的精神與情緒不集中或麻木嗎?
或許你在和自己的注意力奮鬥,以便輔助孩子做功課與引導他們的生活,但是深深覺得自己有虧於父母的職守。
夜晚輾轉反側,苦於生活失落的折磨,然後擔心明晨如何早起,才能來得及送孩子去上學?
忘記和朋友的約會,然後想不起來自己到底忘了什麼事情?
如果是這樣,你並不孤單。你感染了破碎大腦流行病,這是危及生命的恐怖慢性疾病,且大都未尋醫診療,因此數百萬人獨自承受苦難,受困於日益惡化的心智狀態。@待續...
摘自 《6星期大腦健康計劃》 大樹林出版社 提供
http://tw.epochtimes.com/18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