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一百萬美國學童改變他們的飲食
或 許在所有芬哥德飲食的研究案中,最讓人佩服的,是一項為期四年,讓八百零三所紐約市公立學校學童改變飲食的研究案。有兩位學者致力於此研究,想知道究竟芬哥德飲食方式對於學童的學業表現究竟有沒有影響。這兩位學者是(紐約市公立學校教育委員會,學校食品營養午餐服務處的主要行政負責人)伊莉莎白 (Elizabeth Cagen)博士,以及(各城市營養教育的督導者)芭芭拉(Barbara Freidlander Meyer)。在幾年的時間內,她們慢慢將所有的人工色素、香料以及像BHA及BHT這類的防腐劑從食物中除去,因此學校餐廳的食物裡不合這些添加物,糖 分的含量也同樣降低。
這實在是一個大規模、相當具有野心而且設計巧妙有創意的實驗。這項飲食上的改變是分了幾段步驟慢慢改變過來的, 但卻在八百零三所學校裡同時進行。在一九七九到一九八○,一九八○到一九八一,以及一九八二到一九八三這三個不同學年作幾次改變。至於一九八一到一九八二 年不作任何改變的原因,是為了要確定實驗期間所產生的任何結果,必須完全在於飲食改善,而不是此期間可能發生其他不知名的因素。
這些學童每年都以加州標準成績測試法,來測定孩子在校的成績。這項測驗在做飲食改變實驗之前,就已開始了好多年,實驗期間也未曾間斷。
實驗的結果真讓人跌破眼鏡。在實驗開始前三年,這些學校與郡內其他學校比較起來,是居於百分之四十一,四十三及三十九的位置。但是飲食改變一年之後,也就是芬哥德飲食計劃開始實施一部分之後,學校成績立刻躍升到百分之四十七。第三年,當飲食計劃更進一步實驗後,更上升到百分之五十一。有趣的是,第三年,當飲 食計劃停留在與前一年相同,沒有更進一步的改變時,學業成績表現也相對地沒有增加,仍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一。到最後一年,將飲食計劃完全進行之後,達到百分之五十五的成績。
當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生物社會研究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social Research)上發表時,作者寫道:“簡言之,紐約市公立學校國家學業成績的百分位數在四年內從三十九點二,躍升到五十四點九,而第一、二及四年中分 別看出它的進步(這與飲食上所作的改變,完全吻合)。”
這與國內任何期間,任何其他大城市的學區所測試過的成績比較起來,是進步最多 最大的一次。但不僅是如此,這些研究學者附加道:“一九七九年(在飲食習慣改變之前),在一百萬學童,有百分之十二點四的孩子成績表現比一般孩子平均要少 兩個等級,但是到了一九八三年底,這個比率降低到百分之四點九。而且這些進步是在一九八○、一九八一及一九八三年(與飲食改進吻合)發生的。”
僅僅只是改變學校午餐供應,就能獲得如此驚人的效果,他們並未嘗試去改變孩子們在家裡的飲食習慣。由於孩子在學校中所吃的東西與整天所吃的食物相比,畢竟只佔較小的比例,我們不難想像,如果將孩子整個飲食習慣完全改變過來的話,會有多大的幫助呢!
當食物中的人工添加物被除去,而且食物中糖分的含量減低之後,所獲得的利益不僅只是來自去除或減少這些不好的物質。在這些飲食改變發生時,同時要牽涉到讓孩 子改吃更完整更健康的食物。飲食中包括更多新鮮水果與蔬菜,完整的五穀與植物性蛋白質。這些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較低,相對地,低品質、加工處理及精製的食物 也大量減少。
由國際拯救地球協會(Earthsave International)所舉辦的健康學校午餐計劃(HSLP),正是為幫助各個學校改善午餐供應的品質,使它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凡有興趣願意看到國 內各地學校午餐有所改善的老師及家長們,歡迎與拯救地球協會聯絡,你可寫信到P.O.Box 68,Santa Cruz, CA 95062(或打電話1-800-362-3648)。各個學區一致發現,當他們供給孩子的食物品質改善時,孩子們身體也比較健康,過動兒的比率以及反抗 社交性的行為都直線下降,學業成績也有顯著的進步。
有時奇蹟是會發生的
紐約州立大學小兒科臨床助理教授陶樂絲‧ 瑞普(Doris Rapp)醫生相當清楚孩童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她原本就是全世界在食物及環境過敏領域中數一數二的專家。一九八七及一九八八年出現在唐納休 (Donahue)電視節目之後,更是讓一般民眾有機會認識到她。她自己所作的介紹,以及那些接受她治療的孩子和孩子父母親在電視上現身說法,引起了十四 萬封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回響。在她所著作的《這是你的孩子嗎?》(Is This Your Child?)一書中,她告訴父母如何認出哪些常見的食物、化學物質或引起敏感的物質是含有會引起孩子(或成人)各種問題的原兇。她同時述說了一個令人心 痛的故事,這是關於一個年輕男孩保羅的真實故事。
當保羅才去幼稚園上了三天課,學校就要保羅的媽媽帶保羅去看醫生時,他媽媽一點也不意外。這個小孩幾年來一直都讓全家人疲於奔命。他無時無刻動個不停,整個屋子跑來跑去,有時清晨三點會在起居室溜輪鞋。若說他完全“失去控制”,恐怕都不足以形容真正的處境。
他媽媽早就擔心他開始上學之後會有麻煩。當幼稚園老師跟她說這孩子有如脫韁野馬,實在難以駕馭時,她完全懂得老師言下之意。要說保羅這孩子“精力充沛”那是太給他面子了!毫無疑問,這個孩子是會帶來叫人頭痛的問題。
保羅的媽媽帶五歲的小保羅去看神經科醫生,沒多久,醫生就讓小保羅服用銳他靈這類的興奮劑,醫生甚至警告保羅的媽媽說:“你若讀到有關這個藥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千萬別相信。最好是根本不要讀這類相關的文字。”
銳他靈讓保羅安靜下來了,剛開始,大家對這種改變都很高興,但是沒有多久,他就變得心情抑鬱、脾氣暴躁。他媽媽於是打電話給這位神經科醫生,但醫生安慰並保證孩子過一陣就會好轉。一段時間之後學校的心理專家打電話給保羅媽媽,表達她的關切。因為她看到保羅會一個人在遊戲場呆呆地站在那裡看別的孩子玩。她建議保羅媽媽別給孩子服用銳他靈。
保羅的媽媽一時無所是從,她把孩子帶去找神經科醫生。她跟醫生說每次孩子吃藥不久,就變得很畏縮、悶悶不樂,然後會顯得特別傷心。醫生叫她別擔心,並且在藥劑分量上做了些許調整。
保羅上一年級的時候,他服用銳他靈已整整一年。他一年級老師對他的評語是:“行為呆滯,從無笑容”,保羅的媽媽這時愈來愈擔心,感覺到事態嚴重。
她知道這種藥確實使保羅過動的問題控制下來,但是他現在偶爾也會拒絕吃飯或喝水。學校的護士說要讓他喝水以便把銳他靈吞下肚子去,都是件很勉強的事。在教室裡,保羅跟別的孩子相處也有問題,他愈來愈會鬧情緒、有時很難應付,心情低落。他媽媽痛苦地想:究竟這個原本活蹦亂跳的小淘氣是怎麼回事了?如今他一從學 校回來就兇巴巴地把門猛地關上,氣沖沖地回到他房間。每當她想跟保羅說話時,他會怒吼地說:“為什麼你們不能讓我一個人安靜一下?”他好像完全忘記要怎麼玩、怎麼大笑、或甚至只是微笑。每天他都抱怨沒有人喜歡他。他媽媽會聽到他一個人在房間自言自語地說“大家都恨我”,他沒有朋友,每天早上都得好說歹說地 讓他坐校車上學。其他的孩子們會把他推過來又推過去,不要他坐在他們旁邊,而且還故意取笑他。
保羅跟他媽媽說他真希望能上天堂去,因為他在天上會比較快樂。他一再地問他媽媽,如果人們把自己殺死以後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堂?晚上做睡前禱告時,他也跟上帝請求讓他在天亮前死去,這樣他就可以 高高興興的在天堂。他總是躺在床上哭好幾個小時之後才疲倦地睡去,而他媽媽也只能聽著他哭,完全不知如何是好,有時只能跟著孩子一起哭。她總想是不是她這 個做媽媽的太差勁了,因為孩子的問題這麼多,她卻一點也幫不上忙。她也開始很認真地想或許她該把孩子送給別人來養。
她跟保羅的小兒科醫生談過,跟醫生說保羅處在嚴重低潮的情況。但是醫生跟她說,還是要繼續給保羅吃藥。
保羅竟然真的試著自殺。他把臥室的紗窗取下來,企圖從窗子跳出去。這件事發生之後,他媽媽決定不能再給孩子服用銳他靈。所以她跟當初開藥的神經科醫生談過,醫生說因為銳他靈不是“有癮”的藥物,所以立刻停止服用銳他靈對保羅不會礙事。她於是不再給保羅吃藥。沒過幾天的光景,保羅竟變得歇斯底里,他媽媽發現他無法控制地大哭大鬧、滿地打滾、踢自己的腳,並且使勁地用枕頭壓自己的腦袋。他一面想使自己窒息,一面還口口聲聲地說:“我寧願死掉!我寧願死掉!”
保羅的媽媽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但是醫生卻跟她說這孩子會有行為上的問題完全要怪她自己,因為她沒把孩子管教好,以至於讓孩子來支配她。
她去問另外一位醫生,有沒有可能是保羅對某些東西過敏而引起種種的問題,但是這位醫生對她的想法嗤之以鼻,並且叫她別在這方面花冤枉錢。儘管醫生這樣講,她還是把孩子帶到一個鑑定合格的過敏科醫生那兒去檢查。醫生跟他說,對於過動兒童,改變飲食是完全沒有用的。他說所有有關這方面的說法都被證實其實沒有這回事。他很肯定這孩子的行為跟食品添加劑或食物本身完全扯不上關係,他最後宣布說:“你什麼忙也幫不上,他也不可能會有朋友,總有一天他會被關進神經病院。 ”
她不死心,又帶孩子去看另一個小兒科醫生,這位醫生跟她說這孩子有學習障礙。
這位六歲半小男孩的命運轉捩點, 是當他媽媽看了桃樂絲在唐納休節目中對過動兒及敏感兒所做的努力及成功的例子。她聽到另一位母親提自己過動兒的情形,“聽起來就像是在說保羅”她看過桃樂絲的書之後,立刻讓保羅改變飲食,採用去除多種食物飲食法(Multiple Food Elimination Diet),只消三星期的時間,保羅完全變了一個人,他又開始表現出開心與滿足。當保羅的老師說她很高興能看到保羅的笑容時,保羅媽媽確切地知道他們終於 上了軌道,走上正確的方向。這位老師從來沒看過保羅的笑容。
最後用來確認保羅進步的實際表現,是很戲劇化而且令人心疼的。有一天他從學校放學回家,按自己家的門鈴。他媽媽去開門,一眼就看到保羅滿臉笑容,緊緊地牽著另一個小男孩的手。他以充滿喜悅的聲音說:“媽咪,我有一個朋友了!”
資料出處:還我健康/琉璃光出版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51212&PostID=17692060&idWriter=0&Key=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