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成精神分裂患者無工作


家屬盼病人回歸社會

中國時報  更新日期:2009/02/24 12:29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台灣有超過10萬名的精神分裂症病友,按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佔所有精神病總人口數一半以上。大部分在年輕時發病而中斷了學業或工作,長期需要家人的照顧。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發表一項「藥物治療期望和社會功能需求」調查發現,近七成患者沒有工作,家屬們希望藥物達到的治療效果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可以工作或上學」,如果藥物治療可以提高社會功能,超過九成的病患和家屬都表示願意持續接受藥物治療。

 

台北榮總精神部心身科主任周元華表示,精神病患的確需要能兼顧有效治療精神症狀,和回復社會功能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 此調查計劃主持人滕西華表示,精神疾病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了解病人家屬對於藥物治療和期望,可以幫助提高病人服藥的順從性,以及提高病友社會參與的程度。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去年12月針對北、高、嘉義等縣市康復之友聯盟的會員病患及家屬,完成了約計三百人的問卷調查。調查中顯示近九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和親友同住,且近七成沒有工作或就學,家庭的負擔由此可見。對目前的藥物有兩成的病人不滿意,而病患認為藥物的副作用對生活的影響除了感到「不舒服」和「影響生活作息」外,再來就是「無法繼續工作」和「影響人際交往」。

 

滕西華表示,調查中發現病患對藥物之期待不僅止於疾病或症狀之穩定,像是問到病人和家屬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動機時,「可以工作」都排名前三之列,僅次於症狀改善和情緒穩定等基本治療效益。且家屬基於照顧的壓力,雖然大多願意遵從醫師處方,但和病患相較,有較多的家屬會向醫師提出處方可提高社會功能之藥物的要求。

 

這項調查也發現一項值得醫病共同關心的議題,分析結果顯示醫師若有關心病患之社會參與情形,包括人際關係、工作及就學,病患之社會功能會比醫師僅關心服藥情況和症狀者高。精神病友是否能重返社會,除了社會大眾的接納外,滕西華認為,也需要精神科醫師對病友的社會功能重建給予更多的重視,選擇適當的藥物幫助病友們,不僅控制症狀,更能回復人際互動、工作等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症在大家熟知的幻聽或是妄想症狀外,疾病所導致的認知功能受損,還有表情僵硬、缺發動力、社交退縮等社會適應能力受損,往往是導致精神分裂症病友無法重返社會謀職,和享有正常人際關係的原因。目前的抗精神病藥物對於病患的臨床症狀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並無明顯的改善病患認知和社會適應的功能。

 

周元華醫師認為,藥物的選擇除了治療幻聽、妄想等症狀外,也要能改善負性症狀,像是缺乏表情、動力、說話意願、社交退縮等,並能強化有組織的思考能力。還不能有鎮靜、嗜睡等副作用,不然整天精神不濟也是無法工作和與人交往。根據國外臨床研究報告顯示,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paliperidone在控制幻聽和妄想、負性症狀、改善情緒和思考上都有顯著的療效,發生鎮靜嗜睡的比例也很低。


一般而言,評估病患的社會功能對於臨床醫師也是一項挑戰,周元華和其他幾位精神科醫師已完成中文版的「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為目前台灣臨床評估病患個人與社會功能最完整的量表,使用此量表來評估使用抗精神病藥物paliperidone的病患,有七成的病患可以恢復到70分以上,也就是輕度或是沒有障礙的程度。

 

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蘇東平表示,其實如果醫師能主動關心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給予適當的治療,精神病友也能有正常的工作。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4875

----------------------------------------------------------------------------------------------------

精神科醫師和精神科病房的護士最頭痛的就是叫病患持續吃藥
病患不喜歡吃藥是因為太多副作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psych 的頭像
    nopsych

    精神科觀察blog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