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宗義追思會 29日舉行

記者呂惠萍溫哥華報導

July 24, 2010界新聞網-溫哥華

 

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第一位精神醫學博士林宗義於720日病逝,享壽90歲,家屬將在729日晚上7時舉行追思禮拜。

 

林宗義1920年9月生於台南,是國際重要精神醫學先驅。他是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士及醫學博士,為台灣第一位精神醫學博士,也是台灣精神醫學界的拓荒者,為台 灣的精神醫學研究領域奠立基石,享有「台灣精神醫學之父」美譽。

 

林宗義在精神醫學影響深遠,更對世界醫學有卓越貢獻。曾任台 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精神科主任、美國密西根大學精神科及心理衛生教授、加拿大卑詩大學精神科教授、東京大學及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教授及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榮譽 總裁,也曾擔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部部長及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終身名譽總裁。

 

林宗義的父親林茂生畢業於美國哥倫 比亞大學,是台灣第一個哲學博士,為二二八受難者。林宗義30多年前應聘到美國任職,後成為台灣解嚴前的黑名單人士,無法返台。後又受聘為卑大精神科教授,定居溫哥華。

 

旅居加拿大期間,林宗義對台灣事務及文化活動推動仍然不遺餘力。1990年,德高望重的林宗義出面邀請張邦 良、施興國、廖純如、楊正昭、蔣敏一等熱心同鄉在家聚會,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決定成立「台加文化協會」,致力推動台灣文化。

 

加協會顧問、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溫哥華分會會長廖純如表示:「林宗義一生奉獻給台灣,移民溫哥華30多年,仍然提出很多點子,帶著我們一起推動台灣文化。」

 

興國、廖純如夫婦和林宗義彼此超過20年的交情,互動親密。年事已高的林宗義近五年住在老人院,施興國夫妻時常探訪。廖純如說:「719日早上,忽然有 一個強烈的念頭想去看林教授,於是和施興國在早上11點多抵達養老院。」

 

廖純如表示,當天林宗義氣色很好,於是向林宗義建 議:「明年台加20周年慶,你一定要過來參加。」沒想到第二天就傳來林宗義過世的消息。

 

追思禮拜:29日晚上7 時,Kerrisdale Presbyterian Church2733 West 41 Avenue),家屬懇辭花圈和花籃。

 

http://van.worldjournal.com/view/full_van/8871776/article-%E6%9E%97%E5%AE%97%E7%BE%A9%E8%BF%BD%E6%80%9D%E6%9C%83-29%E6%97%A5%E8%88%89%E8%A1%8C?instance=bc_events

 

林宗義在加國主持全球精神醫學大會時,夫婦與美國卡特總統夫人(中)合照。(圖:曾立斌提供)


2010729日星期四

巨星殞 落!敬弔吾師 林宗義教授。

林宗義博士台灣追思感恩禮拜
時間: 201087(星期六)上午十時
地點: 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

追思台灣精神醫療的先驅者林宗義教授
陳永興


開創台灣精神醫療領域的先驅者林宗義教授,於2010720日逝世於加拿大溫哥華,將於729日舉行追思禮拜,作為台灣精神科醫師的晚輩無法前往參 加告別式送大師最後一程,只能以此文遙祭林宗義教授在天之靈,並祈禱林夫人節哀保重,願上帝賜福林教授家人平安。


1920
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林宗義教授,父親是日治時代第一個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台灣人教育博士林茂生,自小受到父親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身教言教,擁有 跨躍海島走向人類世界的國際視野,在他一輩子充滿艱辛坎坷又富傳奇創造的生涯當中,他永遠記得他的父親在他要出國深造時送他的一首詩:「桃源在何許,西峰 最深處,不用問漁人,延溪踏花去」。就是靠著這樣追尋理想桃花源,孤軍奮戰開拓冒險的精神,林宗義教授在二次大戰後(1946)成為第一位從日本東京大 學返回台灣,擔任台大第一位精神科主任的精神醫學開拓者,當時的台灣飽受戰火摧殘可說是一片廢墟,即使台大醫學院和醫院也是幾乎一無所有百廢待舉。但是林 宗義教授並沒有被一無所有、萬事起頭難的處境所嚇跑,相反的在台灣精神醫學的黎明階段,他秉持「不靠範本」的精神,勇敢的開拓他的事業。然而不幸的遭遇和 打擊,等著正要起步建立台灣精神醫學的林宗義教授,由於戰後的台灣社會歷經國民政府統治初期的經濟破敗、失業大增、物價飛漲、政治貪腐、軍紀散亂、法紀蕩 然、用人不公,特權橫行,在1947年台灣人民對陳儀政權失望和憤怒,引爆了台灣近代史上最悽慘的228事件,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在蔣介石派軍來台鎮壓 後大舉逮捕社會領導菁英。林宗義教授的父親林茂生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文學院院長,也被軍警逮捕後遇害失蹤,這樣的打擊和挫折對當時的林宗義教授是多麼沉重和 無法接受。


林宗義教授就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忍受內外煎熬舉步維艱的展開他一步一腳印的台灣《精神學之路》。他創立了台灣精神醫學教育的模式,也展開了聞名世界的 台灣精神疾病的社區調查研究,訓練精神醫療相關的專業團隊人力,重視學校和社區心理衛生工作。很幸運的是在戰後台灣還未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美國也提供許多 獎學金鼓勵台灣優秀人才赴美留學,林宗義教授1950年是首位台灣精神科醫師獲得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的機會,他的東方文化又增加了西方文化的洗禮,回台後他 又讓台大更多精神科同仁有計畫的赴美,培養更多不同的領域的精神醫療人才;1955年他又被W.H.O.聘為精神衛生部門的研究主任,負起國際精神醫學研 究的指導角色,甚至後來在1974年擔任了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的主席。他可以說是從廢墟台灣建立起精神醫學領域的開拓者,更是台灣人精神科醫師走上世界舞台 大放異彩的第一人。我們讀林宗義教授的《精神醫學之路》橫跨東西文化,可以感受到他的博學多聞和豐富人生經歷,他從一個臺灣人接受日本教育,再接觸中華 文化深受痛苦折磨,再學習歐美文化活耀於國際精神醫學界,對人類的健康和世界心理衛生做出重大貢獻,而他對故鄉台灣的精神醫學留下的影響和基礎迄今仍在。


當林宗義教授跑遍全球服務人類而退休之後,他沒有忘懷自己的祖國台灣,更沒有忘記他的父親林茂生的犧牲和228事件的善後處理。他在1989年回到台灣, 在三年之中面會許多受難家屬,最後於1991年要求李登輝總統接見家屬並提出政府和民間共同面對二二八事件的五項具體目標:


第一、二二事件官方報告出爐。
第二、紀念碑與紀念博物館的設置。
第三、對倖存受難者及其家屬公開道歉並賠償。
第四、將每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定為和平紀念日。
第五、設置二二八紀念基金會,重建因二二八遭破壞的臺灣文化與教育。

最後李登輝總統同意好好解決二二八事件的善後問題,家屬所提的五項目標也逐一實現。今日雖然台灣社會仍有許多問題存在,但是林宗義教授生前堅持台灣人的尊 嚴和自決,追求台灣精神醫療在國際學術上的獨立地位始終奮鬥不懈,贏得國際友人的敬佩和肯定。如今林宗義教授已經安息主懷,但他留下的風範和精神將令所有 台灣的後輩追思和懷念。

陳永興
2010
726
於羅東聖母醫院

http://profrcchenmd.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29.html

 

精神醫學家林宗義

我們敬愛的林宗義教授(Dr. Tsung-Yi Lin)
(1920~2010
年,台灣台南市人)
於主後 2010720 (星期二)安息主懷
家屬已決定在 729(星期四) 上七時正
Kerrisdale Presbyterian Church (2733 W. 41st Ave., Vancouver)
舉行追思禮拜,家屬懇辭花圈花籃

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國際精神醫學學者林宗 義於720日病逝,享年90歲,家屬及友人於729日晚上,假溫哥華克洛斯岱爾區「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Kerrisdale Presbyterian Church」舉行追思會,近400人參加。告別式莊嚴肅穆中帶著濃濃的藝術氛圍,6時半開始,由「Borealis弦樂四重奏」進行序樂,與會者在「望 春風」等優美的旋律中緩步進入會場,現場並播放林宗義生前的紀錄片。

追思會由莊雅棠牧師宣召及帶禱,台加金齡中心歡樂合唱團、大溫哥華迦 南教會聖哥隊獻詩,白鷺鷥合唱團慰歌。29日晚台裔協會會長康榮發、台加協會會長王正輝、前會長張邦良及多位會員參加告別式,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副處長陳冠中、主任王映陽、副主任莊雅淑亦與會。陳冠中致悼辭表示:「林宗義是知識份子的典範,是學者、是老師、是醫生、是文化人,更是台灣社會族群融合 的推手。」

林宗義教授及其夫人林李美貞女士都是綠色俱樂部(Green Club)的永久會員,長期支持與鼓勵我們的環境教育。2000年林宗義夫婦分別加入綠色俱樂部永久會員。

雖然當時林宗義教授經常來 往於溫哥華與台灣,他仍然不忘撥空參加我們的活動。20008月林宗義教授及其夫人參加奧 林匹克國家公園生態旅遊。20021月參加菲沙河谷溫泉及天鵝 生態旅遊,其實一星期前他才剛與其家人到過這個溫泉。20041月再度參加菲沙河谷溫泉及天鵝生態旅遊。20044月參加華盛頓州鬱金香及海島野花生態旅遊。我們曾經有過幾次美好的回憶。

當我們於19934月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全 家參加當時的第四屆台灣作曲家樂展,首次看到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宗義教授。爾後,我在台加文化協會開始籌辦生態旅遊及生態解說活動,當時林宗義教授 仍然擔任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

1994年我參與林宗義教授主持的台灣 移民之社會心理適應研究。1995年舉辦移民生活適應研討會。1996年林宗義教授夫婦提供教育獎學金予優秀青年。19944月至199811月,我在台加文化協會擔任秘書長與總幹事期間,林宗義教授夫婦不 時給我精神上的支持。

他鼓勵我做石磨心,能者多勞,忍辱負重。石磨就是年節時用來磨年糕的石器,中間的木心用來套住上下的石片,又稱為石 磨仔心,比喻夾在中間,很難做人,左右為難之意。

雖然他是出身台灣的國際名人,但因愛故鄉,發起台灣人民自決運動,而列入國府黑名單長達廿一年之久。他從英屬哥倫 比亞大學精神科退休返台後,在高雄醫學院主持老人精神醫學的研究,並全力投入二二八事件的平反,以及催生「林茂生文教基金會」,為推動台灣的文藝復興運動 而努力。

林茂生博士乃林宗義博士的父親。回溫哥華期間,林宗義教授夫婦偶 而邀請我們去他家,欣賞他們栽培的玫瑰花,當然不忘告訴我他父親林茂生教授贈送給他的詩墨「桃源在何許」。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 去。為宗義吾兒誕生紀念,時年滿十有九。昭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茂生書。桃源在何許為錄自王陽明的詩句。

林宗義教授自述,昭和14(西元1939),林宗義將從台北高等學校畢 業,一心想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讀醫學。林茂生明白孩子的心志,也知道當時台灣青年要到東京帝大研讀,就像追求陶淵明比下的桃花源一樣困難,於是寫下此 詩,勉勵兒子即使理想的盡頭就像桃花源一般,遠在陡高、遙遠的西峰,仍要放手大膽去追求。不過,即使深知理想難覓,林茂生還是叮嚀兒子自食其力。

"桃花源記" 只有漁人知道桃花源的去處,但「不用問漁人」,要憑藉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沿溪踏花去」,漁人沿著溪流找到桃花源,林茂生要兒子不靠別人,自己循規蹈矩 達到目標,而且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是只有痛苦,還有奮鬥的快樂,要適時欣賞樹上繽紛落花、枝頭陪伴的小鳥,快樂走下去。林宗義表示,父親的這首詩,影響他一 輩子,19歲到東京帝大唸書開始,到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在東京拿醫學博士,回到台灣社會奮鬥。一步一 步,他都在找尋「桃源」,直到今天仍在努力。

1947年,由於政府一連串錯誤措施與人民的失望下,所引起的諸多不滿情緒,最後導致歷史悲劇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許多台灣的知識菁英因而遇難,其中包括當時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林茂生博士--林宗義先生的父親。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林茂生先生行蹤成謎。「眼底與額前皺紋裡的憂鬱與悲傷」是 林宗義先生與父親最後相聚時,看見因憂心時局的父親所流露出的神情,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父親的言談和思想,更是一直支撐他不斷向前邁進的原動力。

事件中幾乎每一天所發生的事,伴隨著無法忍受的痛苦,回到我心中。有時,即使沒有絲毫的刺激, 也會使我想起這些事。緊跟著一九四七年之後政治、社會事件,以及我個人的生活經驗,無疑加深了我對二二八悲劇的思考。」因此,林宗義先生開始投入二二八公 義和平運動,不但為二二八事件尋求真相的公佈,同時致力於二二八事件所帶來深層文化重挫的復原,以昇華二二八悲劇所帶來的傷害。

1991
(民國80),台灣移民加拿大熱潮開始萌 芽,久居溫哥華的林宗義教授,發起組織非營利法人「台加文化協會」,每年和東寧書院舉辦台灣文化節慶,主要負責人陳慧中因長年推動音樂文化交流,獲加國各 界肯定,2002(民國91)獲溫哥華首屆亞太文化勳章。 也常常有加國人民,誤以為台加文化協會是台灣政府機關代表,跑去要申請簽證。協會平日除協助台僑解決移民適應問題外,也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傳承台裔傳統。

2003年,林茂生博士詩墨展覽在加拿大溫哥華展覽會展出,內容包括林 茂生詩墨、詩墨作品解說、相關書籍、藝術品。20069月溫哥華市長蘇利文在開幕儀式上,表彰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宗義教授的貢獻,因林教授已年 邁,由家人推著輪椅上台,由對台灣極為友好的國會議員歐禮文代表頒授表揚狀,場面感人。近年來,我們家人也有幾次到養老院去拜訪林宗義教授夫婦。

林宗義在台灣精神醫學上開闢先河,不僅在台灣大學醫學院開創精神神經科,是台灣精神醫學的拓荒者,更以教學方法推 廣精神醫學的教育,發展心理衛生的機構、培養精神醫學及心理衛生的師資,對台灣精神科學及心理衛生的發展,具決定性的貢獻。林宗義博士在國際精神醫學界享 有重望,對世界精神醫療之推展卓有貢獻,於二二八事件獲得平反之後,為提昇台灣的國際形象,更多方的努力,向國際社會還原史實,對台灣族群的和諧與推展世 界醫療,同時也提高台灣於國際上的能見度,其成就意義非凡。

林宗義教授是台灣腦神經精神醫學的先鋒和奠基人,1947~1966年擔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精神科教授兼主任和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19年,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10年, 早期台灣自行培養的神經精神科專科醫師都是他帶出來的,更是台灣兒童精神醫學的開拓者,現已退休的兒童精神醫學教授徐澄清和宋維村都是他的學生。我於1972~1979年就讀於台大醫學院,徐澄清和宋維村教授都是我的老師。


第一屆總統文化獎菩提獎得主林宗義博士,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士,醫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精神科主任。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研究部部長,美國密西根大學精神科及心理衛生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教授。東京大學及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教授,世界心理衛生協 會榮譽總裁。享譽國際精神醫學界,對世界精神醫學有卓越貢獻的林宗義博士,曾經擔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衛生部部長,及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終身名譽總,同時也是台灣精神醫學界的拓荒者,為我國台灣的精神醫學研究領域奠立基石。

 

林聖哲醫師

 

http://tw.myblog.yahoo.com/jw!sZuFpqeYHwSVPHz0gBD9X79BP0s5/article?mid=811

 

林茂生之子林宗義病逝 綠營同悲

newsreporter

發佈時間: 2010/08/02類別:圖文, 焦點 籤:

 

〔玉山電報/綜合報導〕台加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第一位精神醫學博士林宗義,在720日病逝加拿大,享壽90歲,其家屬 在729日晚上7時舉行追思禮拜。林宗義19209月生於台南,是國際重要精神醫學先驅。他是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士及醫學博士,也是台灣第一位精神醫學 博士,同時是台灣精神醫學界的拓荒者,為台灣的精神醫學研究領域奠立基石,享有「台灣精神醫學之父」美譽。

林宗義在精神醫學影響深遠,更對世界醫學有卓越貢獻。林宗義曾擔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精神科教授兼主任和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19年,台大醫院兒童心 理衛生中心主任10年,早期台灣自行培養的神經精神科專科醫師都是他帶出來的,更是台灣兒童精神醫學的開拓者,現已退休的兒童精神醫學教授徐澄清和宋維村 都是他的學生。

他也擔任過美國密西根大學精神科及心理衛生教授、加拿大卑詩大學精神科教授、東京大學及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教授及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榮譽總裁,也曾擔任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部部長及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終身名譽總裁。

林宗義30多年前應聘到美國任職,後成為台灣解嚴前的黑名單人士,無法返台。後又受聘為卑大精神科教授,定居溫哥華。林宗義的父親林茂生畢業於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是台灣第一個哲學博士,為二二八受難者。

 林宗義在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地位,就像他的好友黃彰輝牧師在台灣宗教界的地位一般。他們都畢業於東京帝大,擁有國際性的聲譽,而且非常關心台灣的前 途何去何從,也都長期被列入黑名單中。直到他們的共同好友李登輝當上總統,他們倆個人才圓了多年的返鄉的夢。

 1987年陳芳明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主持二二八事件40周年紀念學術演講會時,四十年來林宗義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談論他的父親林茂生,在二二八事件的遇害經過。據悉,平常他的演講, 總是口若懸河;但這一天,他似乎把鬱積在積壓在內心的鬱卒和委屈,全部宣洩出來,因此在四十分鐘演講中,他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流淚。

 旅居加拿大期間,林宗義對台灣事務及文化活動推動仍然不遺餘力。1990年,德高望重的林宗義出面邀請張邦良、施興國、廖純如、楊正昭、蔣敏一等 熱心同鄉在家聚會,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決定成立「台加文化協會」,致力推動台灣文化。

台加協會顧問、北美洲台灣婦女會溫哥華分會會長廖純如表示:「林宗義一生奉獻給台灣,移民溫哥華30多年,仍然提出很多點子,帶著我們一起推動台灣 文化。」 

施興國、廖純如夫婦與林宗義有超過20年以上的交情,一向互動相當親密。據悉,林宗義最近五年來,是住在老人院,施興國夫妻經常去探訪。據廖純如表 示:「719日早上,忽然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很想去看林宗義教授,因此和施興國在早上11點多抵達養老院。」

廖純如表示,當天林宗義氣色很好,她向林宗義建議:「明年台加20周年慶,你一定要過來參加。」,結果沒想到第二天就傳來林宗義過世的消息。

對於林宗義過世,台灣綠營人士聞訊,莫不同感哀悼。雖然林宗義旅居加拿大,但對於228受害者的平反,出力甚多。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p=10425

 

 

早已定居溫哥華的台灣第一位精神科醫生,林宗義博 士(其父則是二二八時遇害的,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在陳水扁上台後,被聘為國策顧問。才一年,就因為蕭美琴的美國籍身份,引起軒然大波,而被在 野黨(泛藍軍)要求全面檢視公職人員的國籍問題,由於林宗義堅持不肯放棄加拿大國籍,最後,其國策顧問一職被撤銷,陳水扁總統改聘他為「總統府顧問」。


 這件事後沒多久,我去採訪林宗義,談到國籍的事,我問他為 什麼不肯放棄加拿大國籍,它真比中華民國國籍還重要嗎?


 「當然!」林宗義說:「我現在在國際上講話還有點份量,那是因為我拿著加拿大護照的關係,不是車輪牌 (中華民國護照)的關係。做不做國策顧問,對我不重要,即使我什麼職位也沒有,我一樣會替台灣講話。」

 在台灣為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搞得焦頭爛額之際,林宗義憑著仍然具有WHO顧問的身份,一直在國際場合替台灣敲邊鼓。「如果我沒有加拿大 國籍,我什麼也做不了。」林宗義言語中有他一貫的擇善固執。

 

徐望雲

http://blog.nownews.com/granthsu/textview.php?file=15744


 

台灣精神醫學先驅――林宗義的貢獻

 

林宗義(1920〜)在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地位,很像他的好友 黃彰輝牧師在台灣宗教界的地位。他們都畢業於東京帝大,擁有國際性的聲譽;都非常關心台灣前途何去何從,也都長期被列入國府黑名單中。直到他們的共同好友 李登輝當了總統,他們倆才圓了多年的返鄉的夢。

 

林宗義教授一生流淚最多的一天,大概是1987年陳芳明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主持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紀念學術演講會時,那是他四十年來第 一次在公開場合談論父親林茂生在二二八事件的遇害經過。平常他的演講,都是口若懸河;但這一天他似乎把鬱積在肚子裡四十年的眼淚全部發洩出來,因此在四十 分鐘演講中,他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流淚。

 

林宗義是台灣第一位精神醫學博士,也是台大醫學院精神神經科的開山鼻祖。在台大二十年教學生涯中,他培養出無數精神 醫學及心理衛生的師資,對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具決定性的貢獻。

 

他在台灣首創的精神病流行病學的研究,是世界性的社區精神醫學(community psychiatry)的先驅。他的研究模式成為世界各國精神醫學界的典範,並在他擔任「世界心理衛生聯盟」主席時,把台灣經驗推廣到世 界五十個國家去。

 

雖然他是出身台灣的國際名人,但因愛故鄉,發起台灣人民自決運動,而列入國府黑名單長達廿一年之久。他退休返台後, 在高雄醫學院主持老人精神醫學的研究,並全力投入二二八事件的平反,以及催生「林茂生文教基金會」,為推動台灣的文藝復興運動而努力。目前他在加拿大溫哥華養病。

 

作者:林衡哲

 

http://tw.myblog.yahoo.com/hopeforpeace2007/article?mid=251&next=250&l=d&fid=20

第一屆總統文化獎

菩提獎得主-林宗義先生

出  生: 1920年,台南市人

學  歷: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士,醫學博士

經  歷:曾任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精神科主任。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研究部部長,美國密西根大學精神科及心理衛生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精神 科教授。東京大學及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教授,世界心理衛生協會榮譽總裁。

 

享譽國際精神醫學界,對世界精神醫學有卓越貢獻的林宗義博士,曾經擔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部部長,及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終身名譽總裁, 同時也是台灣精神醫學界的拓荒者,為我國的精神醫學研究領域奠立基石。

 

一九四七年,由於政府一連串錯誤措施與人民的失望下,所引起的諸多不滿情緒,最後導致歷史悲劇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許多台灣的知識菁英因而遇難,其中包括當時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林茂生博士林宗義先生的父親。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林茂生先生行蹤成謎。「眼底與額前皺紋裡的憂鬱與悲傷」是林宗義先生與父親最後相聚時,看見因憂心時局的父親所流露出的神情,至 今仍令他印象深刻;父親的言談和思想,更是一直支撐他不斷向前邁進的原動力。「事件中幾乎每一天所發生的事,伴隨著無法忍受的痛苦,回到我心中。有時, 即使沒有絲毫的刺激,也會使我想起這些事。緊跟著一九四七年之後政治、社會事件,以及我個人的生活經驗,無疑加深了我對二二八悲劇的思考。」因此,林宗義 先生開始投入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不但為二二八事件尋求真相的公佈,同時致力於二二八事件所帶來深層文化重挫的復原,以昇華二二八悲劇所帶來的傷害。

 

在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的主要訴求逐一獲致階段性的成果之後,林宗義先生猶自以為尚未克盡全功,因為最艱難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台灣文化的重建,才剛要起步。為此,他特別邀集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各界人士,成立「林茂生愛鄉文教基金會」,積極投入台灣各層面文化的復原重建工作,為台 灣社會族群融和貢獻一份心力。為台灣文化的主體性開創新格局,並藉此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台灣未來前途與族群問題之去從」是林宗義先生終生的志業。近年來,更為台灣進入國際社會多方奔走,曾多次拜訪WHO相關友人,盼為台灣進入WHO 貢獻一份心力,人權與外交是他近年來努力的重點。有鑒於二二八事件對台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教育各層面之發展影響甚鉅,為使國際社會對二二八事件的 歷史真相還原,與正義公理之伸張有進一步的瞭解,以提昇台灣的國際視野,由林宗義博士與多位國內學者專家共同彙編,從法律、歷史、精神醫學等層面剖析二 二八事件的影響層面與台灣國際地位問題的「二二八國際論文版」遂應運而生,在國際社會獲得相當程度的肯定。

 

林茂生先生對於林宗義的深刻影響,讓林宗義在二二八的苦難中,尋找到心靈的昇華,在台灣精神醫學上開闢先河,不僅在台灣大學醫學院開創精神神經科, 是台灣精神醫學的拓荒者,更以教學方法推廣精神醫學的教育,發展心理衛生的機構、培養精神醫學及心理衛生的師資,對台灣精神科學及心理衛生的發展,具決定 性的貢獻。

 

林宗義博士在國際精神醫學界享有重望,對世界精神醫療之推展卓有貢獻,於二二八事件獲得平反之後,為提昇台灣的國際形象,更多方的努力,向國際社會 還原史實,對台灣族群的和諧與推展世界醫療,同時也提高台灣於國際上的能見度,其成就意義非凡。

 

(本文資料取自林茂生愛鄉文教基金會及報名相關資料)

 

桃源在何許 沿溪踏花去--林宗義博士的夢想與志業

撰文吳行健

 

1939年,當時任教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大學前身)的林茂生博士,為期勉 赴日投考東京帝大醫學部的二子林宗義,特以陶淵明的桃花源典故為本,題詩相贈。光陰荏苒,六十二年後,八十一歲高齡的林宗義博士,回想父子相處情境,無限 孝思中,仍念念不忘「重建台灣文化,恢復台灣人尊嚴」的畢生志業。第一屆總統文化獎菩提獎得主林宗義博士,台灣台南人,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士、醫學博士,對 此殊榮,林宗義博士的感言為:「一定會追隨咱台灣列祖先輩,對這塊土地有所貢獻,繼續打拚。」「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

 

回首前塵,林宗義的心路歷程可以區分為四階段:前半輩子,先開拓台灣精神醫學,再揚名於精神醫學國際研究領域;後半生,戮力投入二二八公義和平運 動,並成立「林茂生愛鄉文教基金會」為台灣社會族群融合貢獻心力。

 

總統文化獎是國家元首親自頒發的國內最高位階文化類獎項,不僅意味著得獎者被舉國所肯定,在五大獎項中,菩提獎也以發揚和平和諧精神、接軌世界現代 文明潮流為宗旨,於今日台灣尤有深刻涵義。

 

要了解有「台灣精神醫學之父」稱呼的林宗義博士生平,就必須先從他最念茲在茲的先父林茂生博士的往事談起。

 

林宗義將在200210月舉辦林茂生博士一百一十五歲冥誕紀念活動,而且還得到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台大校長陳維昭、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等人 士的首肯大力協助。為什麼林茂生得到這些當代碩彥如此的重視?

 

追蹤這些問題,事實上,牽扯到割裂當代台灣人民感情之最的一次悲劇事件;而這些問題的回溯,更要仔細爬梳被稱為「台灣第一號文學士」的林茂生博士生 平故事。

 

200110月底,一個初秋的上午,陣陣的涼風吹漲了台北市師大路與羅斯福路口的各黨派立委候選人競選旗幟,筆者造訪位於師大路一棟建築物二樓的 林茂生

 

愛鄉文教基金會,開了門,一位頭髮灰白、中等身材的老紳士伸出手來說:「你好,我是林宗義」。

 

歲月一點都不客氣的在林宗義的前額刻畫下一條又一條的皺紋,暗褐色的老人斑更爭先恐後的在他的臉上留下痕跡,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溫文儒雅的談吐,思 緒清晰的回憶,兩手有力的比劃,肩膀挺得直直的外表,笑起來,瞇著魚尾眼的林宗義,倒頗有名導演吳念真筆下的台灣「多桑」原味。

 

由吳三連基金會於1996年出版的〈台北都會二二八〉一書,書皮封面刊出林宗義先父林茂生博士的半身黑白畢業照,戴著美國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的帽穗,兩手莊重的擺放在前膝,臉上架著一幅二年代胡適、徐志摩等中國文人流行戴的圓框無邊眼鏡,林茂生在相片中緊抿著嘴,兩眼正視鏡頭,流露出一股大 無畏卻又肩負無比時代重擔的懾人氣勢。

 

1929年,林茂生於紐約市發表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論文中直率批評說:「一旦同化成為一方有意識與片面的強迫,只會造成離心力的反彈。」完全無所懼於日本當時的皇民化政策。

 

「我父親的才情驚人,前所未有」林宗義回憶說。一下子,思慕父親之情如排山倒海般的宣洩開來。

 

林茂生是第一位取得美國哲學博士的台灣子弟,林家背後有什麼故事?

 

林家在府城是著名的窮秀才家世,林宗義的祖父林燕臣是前清的秀才出身,接受巴克禮牧師施洗入教,歷任台南神學校教授。林宗義的祖母林郭寬,是舉人的 女兒。從小,林茂生就在漢學與神學教育下長大,飽覽經史子集詩賦,及長,跟隨日本曹洞宗和尚學日文,少年的林茂生理所當然的進入父親林燕臣任教的台南長老 教會中學(今長榮中學前身)念書,跟著英國傳教士學習莎士比亞式古典英文。林茂生才十六歲弱冠之年,就已精通中文、日文與英文,奠下以後做學問的紮實基 礎。

 

1916年,林茂生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成為台灣人第一位文學士。返台後,在台南商業專門學校教英文,1927年獲遴選派赴哥倫比亞大學深 造,1929年取得哲學博士後,返台任台南工業學校教授。

 

19458月,終戰,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林宗義後來聽父親說,那一天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因為「我們做自己主人翁的時代,已經到了。」

 

往事就像攤在陽光下露曬的棉被,一寸寸的鋪開。林宗義回憶,34日,父親林茂生被邀到「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開會;往後幾天,台大醫學院教授大 瀨貴光兩度勸林宗義要求父親到異鄉避禍,因為陳儀政府必然展開嚴酷的報復。林宗義向父親轉告此警訊,但林茂生堅定的回絕說,光明一生,沒有必要閃躲。3 11日,警總派佩槍便衣到林宅帶走林茂生。結局和當時失蹤的台籍精英一樣,一去不回頭,成為二二八事件的殉難者。

 

從此下落不明,甚至遺骸也沒有被發現的林茂生,留下來的林家三代十一口重擔,由於大哥林宗正體弱重病,只得落在二子林宗義的肩上,那一年,林宗義才 二十七歲。

 

當時五十二歲的母親王采蘩對林宗義說,如果父親最後回不了家,一定要謹記這場悲劇,他如今已成了林家的樑柱,一定要小心,不能出事,今後要準備長期 應付這個暴力政權。從此,林宗義更加謹言慎行,埋頭於精神醫學流行病學研究,不問政治,至於父親的不幸事件,只得深藏在內心。

 

未滿三十歲,即遭逢人生前所未有的大變故,林宗義怎麼渡過難關?

 

「都是靠著上帝的愛,我每天祈禱,求神照顧咱林家三代,能夠繼續為台灣現代化努力,為台灣人做事」林宗義說。

 

19471964 的十七年間,林宗義的志業展開第一階段:「開拓耕耘台灣精神醫學」,1950年美援基金要遴選醫生赴哈佛大學深造,僅有四個名額中,林宗義被錄取了,而他 是二二八事件家屬的黑名單背景,卻能爭取到,當真應許了聖經的一句話:「上帝在你面前關了一扇門,一定還會再開一扇門。」

 

在哈佛醫學院兩年多的期間,讓他的學問由德日學派擴大廣及英美歐洲各國精神醫學派的綜合體。深造期滿,指導教授很滿意,希望台大醫學院能加派十名醫 護人員赴哈佛受訓。一直到六十年代中葉,靠著美援、外國基金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金錢贊助,林宗義總計遴派四十九位醫護、心理醫師與社工人員出國赴英美學術 中心學習,這些人才日後都成為台灣精神醫學的支柱。

 

1955年,林宗義獲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出任高級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psych 的頭像
    nopsych

    精神科觀察blog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