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憂鬱的文化政治




------------------------------------------------------------------------------------------------------------------------

讀完之後,我試著思索該如何書寫這一篇READING(閱讀)的預習心得與問題,這一篇文章讓我頗有感觸,只是深夜讀書以及咖啡因對腦部所造成的影響,使我一時無法精確地將這個概念捕捉。於是我只得先放任自己胡亂想一陣了。

在這陣胡思亂想之中,最後讓我駐下思緒,仔細咀嚼的念頭是某種我對於自我的檢視。我注意到,如果我對於自己的認知沒有錯的話,在某些時候我所具備的心理狀態以及情緒,倒是還滿符合此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醫界對躁鬱症的敘述的。我的"症狀"包括:

思緒飛快、不規則的、突發的精力旺盛與隨之而來的低落、會與某個實際上不存在的聲音對話、曾經有過的"性倒錯"傾向、爆炸性的自信與同樣爆炸性的自我否定的輪番上陣....

在這樣的自我檢視後,有那麼一個短暫的MOMENT(時刻),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個躁鬱症患者?

但緊接著我感到極度的可笑與可怕。因為我突然體會到了醫療體系的知識是可以如何深刻地影響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想像。這體現出這個體系以及他們所引以為傲的知 識,對人的自我認同所造成的型塑力量是如何晦澀但強大。我們無時無刻不被這些知識所影響,並且援用這些知識來檢視自己的生命,似乎那些論述隱含了某種具有 揭示性的力量,透過它們,人們可以瞬間看清原本深藏在自己體內的"不正常",同時得治癒的機會,是以得到寬恕。

人們很少去質疑醫療體系為何用這種標準、方式去定義瘋狂、憂鬱、躁鬱...而僅僅是接受了,並且在將這套接受到自己身上的同時,也將它強加到所有人的身上。我們既是承受瘋狂論述的客體,卻又同時是再製造瘋狂論述的主體。於是這套論述得以生生不息。

現象與詮釋之間的那個連結,究竟該如何建立?由誰建立?憑著什麼去建立?什麼現象被如何詮釋?被詮釋者與詮釋者之間的權力關係是什麼?我想,在這些問題得 以被重新視為待檢驗的問號之前,此刻在世上運行已有年的瘋狂論述,以及支撐它的整個知識系統,都還是會保持它不可質疑的絕對性。這是可悲的,也是必然的。

現象與詮釋之間還是會持續存在某種相互對應的必然關係,於是這社會上就還是會有許多人僅僅是因為偶然的煩悶、自我認同的"不合時宜"、受於結構影響的行為 舉止,或僅僅是因為他們無可選擇的身份背景,就被歸類在"情感性疾患"或是"情感性疾患高危險群"的範疇之內。在這種對知識、詮釋、定義、治癒的權力專斷 繼續存在的情況下,這個社會的"瘋子",或者說得動聽點的,"情感性疾患患者",就只有可能越來越多了。

更令我感到恐懼的是,在這樣的不可質疑的瘋狂論述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僅僅是因為讀了一篇關於躁鬱症的文章,或是偶然讀了,就將自己的生命現象與瘋狂的詮釋之間拉上了一條相等線?有多少人受到醫學理論之中那種似乎隱含著的(又或著那正是它們所宣稱擁有的)"揭示 性"的"感召",突然"領悟"到原來自己此刻正身陷精神疾病的泥沼?有多少人在產生了這樣的自我認知之後,主動跳進醫療體系的巨網之中尋求治癒?就 像文中的勞倫斯先生,在讀了書之後自我診斷為"2B型躁鬱症"...

讀完此文,我重新檢視了一次本文標題:我現在宣佈,你是個躁鬱症患者。這樣的標題如何能不讓人顫慄?如同文中所引用的哲學家奧斯丁(J.L. Austin)的話:「開口說話的某人在說出那些話的當下就作成了某件事」,在一個神父說出「I now an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時(我現在宣布你們是丈夫和妻子),原本不存在的"丈夫"與"妻子"也就在那個當下成為了兩個新的主體;這也就是說,當一個在精神病學領域具有"權威"的某醫師指著我,宣稱 「你是個躁鬱症患者」時,我就在當下成為了這位醫師的一個病例,我成為診斷書上的一段敘述,夾雜著拉丁文與英文的醫學術語。我的當下與未來瞬間成為一個躁 鬱症患者。

但還不僅於此,不僅僅我當下與未來的身份成為躁鬱症患者,我的過去也順應地成為一個躁鬱症患者。這個宣稱的效力不只具有持續性,它同時具有追溯性。在我被 宣稱為躁症患者時,我過去所作過的事、所發過的牢騷、所隨意寫過的隻字片語,都會成為我是躁鬱症患者的證據,或者說至少是我患病的徵兆、原因。於是乎,一 個被宣佈為躁鬱症患者的人,似乎打從他出生,就走上了躁鬱的道路。躁鬱症患者生來就是要發瘋的。

這無疑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所可能領略到的意義裡,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隱喻之一了。

以上資料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dreamtrain/9378048


給精神病患者:愛密麗.馬汀的〈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讓精神病院的的喘息與腳步聲可以被聽見,讓田野筆記中的人告訴你他們服藥與看診的故事...

愛密麗.馬汀在她的文章〈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中,做了令人敬佩與感動的田野,她記錄了精神病院中的八個故事,所謂的譫妄、躁狂、情緒週 期、思考障礙……等等病徵,是怎麼真實地發生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她批判性地讓讀者知道「病」是怎麼被宣稱、運作。而文中提到的藥物,全部都是台 灣的藥單上看得見的,這份田野的中文化非常重要,它提供了病例書寫的中文視野,更拓寬了服用這些藥物的在地讀者能夠說出自己感受的可能性...

以上資料出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3743#intro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psych 的頭像
nopsych

精神科觀察blog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