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製造精神分裂老鼠 科學病了?


聯合報 更新日期: 2007/07/30 07:10 記者:編譯王先棠╱報導


科學家最近透過遺傳工程創造了全世界第一批罹患精神分裂症的老鼠。不過,動物保護團體痛批這種作法,認為科學家創造注定要受苦的生物,有違倫理道德。


研究計畫主持人之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引田貴敏說,這些基因突變的老鼠,是未來研究精神分裂症、情緒失調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工具。


英國泰晤士報指出,過去科學家曾以基因改造技術產生有心臟病的實驗用動物,這次是頭一回有學者成功培養出「基改精神病老鼠」。


科學家在有嚴重分裂症病史的蘇格蘭家族成員身上找到一種突變基因。為了模擬這種突變基因,研究人員在老鼠卵細胞中嵌入可能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特殊基因,再把受精的老鼠卵細胞殖入「代理孕鼠」體內,孕育能夠存活的小老鼠。


學者宣稱,這些經歷基因改造的老鼠,腦部有許多特徵類似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類病患,這些老鼠也會出現憂鬱、過動等人類病患的症狀。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29/2/hzmy.html

科學家成功培育“瘋老鼠” 深入研究精神分裂

2007年07月30日09:04  來源:《廣州日報》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兄弟姐妹,即使沒有患病,他們的大腦在年輕的時候可能也會有明顯的異常,但是這些異常在人長到20歲之后就會消失。這個發現証明精神分裂症可能與基因有關。

   “瘋老鼠”有助科學家對精神分裂症進行深入研究,為了進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美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患精神分裂症的老鼠。據英國媒體報道,這 是人類首次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讓動物患精神分裂症。在此之前,科學家為了科學研究隻培育過包括心臟病在內等身體疾病的動物。現在,科學家可以通過實驗室裡培 育的“瘋老鼠”對精神分裂症進行深入研究,並研究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據報道,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模仿一種突變DNA來修改老鼠體內的基因,這種突變基因此前在蘇格蘭一個擁有很高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家庭裡被發現。

  在實驗中,科學家把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注射入老鼠卵細胞的DNA裡面,然后使這些卵細胞受精,再由代孕老鼠母親把小老鼠生出來。科學家發現,他們培育出的老鼠的大腦內具有類似人類精神分裂症的特點,包括抑郁和過度活躍。

  本項研究負責人、美國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引田昂聰表示:“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對於進一步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緒失調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將提供重大的幫助。”

  另據美國《大眾精神病學檔案》的報道,有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兄弟姐妹,即使沒有患病,他們的大腦在年輕的時候可能也會有明顯的異常,但是這些異常可能是暫時性的。這個發現証明精神分裂症可能與基因有關。

   據報道,兄弟姐妹中有出現精神分裂症病例的人,大腦的“灰物質”裡出現異常。“灰物質”是大腦內控制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記憶力、情緒和語言的區域。 但是,這些異常在人長到20歲之后就會消失。科學家認為,即使在基因的影響下,健康的兄弟姐妹大腦內可能有其他保護性的物質,使得他們的大腦在20歲之前 恢復正常。

  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每一百個人裡面可能就有一個人患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覺、語言和行為能力失調症狀。 (綜合報道)

http://env.people.com.cn/BIG5/6044620.html



這則新聞好笑的地方在於

你怎麼知道老鼠瘋了?

你怎麼知道老鼠有人格分裂?

難不成科學家會和老鼠溝通?

我比較相信那個科學家瘋了

所以相信自己發明出有精神疾病的老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psych 的頭像
    nopsych

    精神科觀察blog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