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經質皮膚炎_中醫觀點》
神經性皮膚炎是神經毛病 非精神疾病
神經性皮膚炎經常發生在特定族群身上。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翁瑞文醫師表示,治療神經性皮膚炎患者的病例以西醫較多,中醫比較少碰到這類患者,原則上,情緒容易緊張、憂鬱症、神經衰弱者、婦女月經失調及有消化方面疾病者較容易罹患這種疾病,治療上可從健脾利濕著手,依八綱辨治。
翁醫師指出,這種疾病的正式學名為慢性苔癬化濕疹,病因尚未完全明白,只了解與神經功能障礙有關,但與精神疾病無關,為神經發炎所引起,患處皮膚往往表層界線明顯,有脫屑、增厚、敏感且易受刺激、發癢、顏色暗沉等症狀,不會傳染,不是傳染性疾病,也不會影響到人體器官。
從 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神經性皮膚炎跟人的脾胃有關,為風、濕、熱等邪毒犯在皮膚上,病久即血虛風燥、濕阻淤滯,多在秋冬時發病,其中以個性急躁的人因不耐 癢痛,較容易誘發這種病症,愛吃辛辣、烈酒、腥味食物的人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臨床上也治療過患處發生在手肘、脖子等部位的患者,療程兩周至一個月,服 藥後症狀會漸漸消掉。
翁瑞文醫師進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可能會把神經性皮膚炎與急性濕疹搞混在一起,但兩者仍有差異,例如急性濕疹 病人除會發癢外,其患處膚色較鮮紅,仍可從外觀加以區別。用藥上,宜養血、祛風、潤燥、去濕、化瘀,養血者適合用四物湯,祛風者適合用消風散,潤燥者適合 用當歸飲子,去濕者適合用除濕胃苓湯,化瘀者適合用血府逐瘀湯,從健脾利濕著手,視個別體質、症候加減用藥。
新聞來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