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之死 黃宜君生日前上吊
【記者田俊雄、王慧瑛、陳信利/花蓮縣報導】
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黃世銘的長女黃宜君,昨天清晨被發現在就讀的國立東華大學宿舍陽台前上吊自殺,警方調查死因,疑與罹患憂鬱症及與前男友感情因素有關。
警方調查,黃宜君(台北市人,卅歲)是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二年級學生,昨天清早六時五十分許,被同學發現在宿舍二樓陽台緩降機支架上以絲巾自縊,消防及警方人員獲報抵達現場時,已氣絕多時。
警方昨天在她的房間沒有發現遺書,桌上筆記型電腦還停留在MSN的畫面,研判可能是一時衝動下尋短見。
黃宜君的父親黃世銘,獲知噩耗後,與妻兒立刻從台北趕到花蓮處理後事,到花蓮殯儀館認屍和製作筆錄時,強忍悲痛,不發一語;但痛失愛女的椎心之痛,讓有硬漢之稱的黃世銘紅了雙眼,妻子不停地拭淚,兒子與兒媳強忍悲痛安慰母親。
警方調查,黃宜君自殺前的最後一通電話,是撥給大學時期為她治療憂鬱症的一位精神科醫師,但沒有聯絡到人。校方昨天與這位住在嘉義的醫師連絡,才知道該醫師換了手機號碼。這名醫師從校方獲知久未連繫的病人自殺死亡,情緒相當低落。
生日是十月廿一日的黃宜君,今天原要過卅歲生日,師長、同學及親友們都難以接受她竟選在生日前一天,結束正要發光發熱的青春生命。
外型亮麗的黃宜君,就讀中正大學中文系四年級時,曾獲全國大專生文學獎,作品曾刊載聯合報副刊「讀書人」周報,是師生眼中才貌兼備的女孩,今年初終一圓作家夢,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流離」。
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難過地說,黃宜君去年曾以割腕、服安眠藥企圖自殺,因及時向校方求助未釀成悲劇。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同學說,黃宜君一直很難放下對前男友的感情,她曾說「情感總是我的致命傷」,加上憂鬱症伴隨的情緒不穩和失眠等困擾,都可能是讓這位年輕作家過得不快樂的原因。
黃文樞表示,這學期黃宜君原本沒有申請到宿舍,校方考量她的健康因素,住宿舍同學之間可以相互照應,安排她住進單人的研究生宿舍;學校輔導室對患有憂鬱症的學生都會定期輔導,追蹤病況,但仍發生憾事。
昨天傍晚,黃宜君的遺體運回台北市第二殯儀館,由胞弟捧著靈位,黃世銘與妻子走在後面,在蕭瑟冷風中,腳步愈顯沈重,強忍著悲傷送女兒在花蓮的最後一程。
「我不能想像沒有文字的人生,我唯一能夠和世界和平相處的只有文字閱讀」,這是黃宜君今年五月接受聯合報「讀書人」周報專訪時,為自己卅歲人生下的註解,被憂鬱症纏身多年的她,喜歡以文字抒發壓力,享受創作帶來的成就感。
在「流離」一書中,黃宜君以細膩的觀點寫私生活、夢境、情婦、死亡、遺棄等主題,反思女性對情感、生活和傷痛的態度,用詞大膽、坦白,風格獨樹一幟,被視為深具潛力的文壇新秀,卻在嶄露頭角之際,以自殺結束年輕生命。
【2005/10/21 聯合報】
自由時報2005年10月21日星期五
〔記者花孟璟、何瑞玲╱綜合報導〕今天生日滿30歲,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二生黃宜君,卻在昨天上午被人發現在宿舍的2樓陽台自縊身亡;經校方及警方清查,並沒有發現黃女留下遺書或任何留言。
黃宜君的父親、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黃世銘,昨天是在台北搭乘交通車上班途中,接獲家中緊急通知,聯絡後得知噩耗,在公務車開抵最高檢察署大門後,立即請了2天假趕到花蓮處理;檢察總長吳英昭得知消息後,已打電話到花蓮指示當地地檢署給予必要協助。
據了解,黃世銘育有2個小孩,就讀東華大學研究所的黃宜君是長女,從嘉義中正大學畢業,但同僚們都不知道她患有憂鬱症。
緩降機上吊 宿舍未留遺書
警方調查,昨天清晨6時50分時,東華大學1名施姓女研究生行經研究生宿舍的中庭,發現死者在2樓利用緩降機上吊,立刻通知校方並報警處理。警方抵 達後,發現黃女已死亡數小時,而陽台則發現有黃女的白色高跟涼鞋、眼鏡,桌上的筆記型電腦仍開著MSN,惟宿舍並未發現遺書或紙條等訊息,初步研判無他殺 嫌疑。
死者遺體送到花蓮殯儀館後,下午由檢察官會同法醫驗屍,她的父親默默在旁看,難過得不發一語,母親則眼眶泛紅,痛失愛女的心情,令人鼻酸。
大學起寫作 獲多項文學獎
死者黃宜君自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肯定。校長黃文樞表示,黃宜君自中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曾在「文訊」雜誌擔任採訪編輯,去年考上東華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選的也是「文學創作組」。
他說,黃宜君生前患有憂鬱症,固定在台北的大醫院接受治療,學校輔導人員也隨時注意她的起居狀況,原本她今年4月宿舍抽籤未中,但校方考量她的情況,仍空出單人房,方便就近照料。
黃文樞說,黃宜君過去曾有多次服用鎮靜劑、安眠藥過量的情形,也曾自殘割腕,事後曾經找師長、同學懇談,沒想到還是發生憾事。
他說,其實校內還有數名學生也罹患憂鬱症,除此之外,校方也將針對目擊學生以及住宿同學,進行心理輔導。
專欄寫憂鬱 揭自戕過程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自殺的東華研究生黃宜君,最近5年來逐漸在文壇崛起,以冷冽的筆調,剖析女性細膩的情感經驗,今年初並出版文集「流離」;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所長郭強生表示,她才剛要從文壇嶄露頭角,卻在30歲生日前一天自殺結束生命,令師長同學惋惜。
黃宜君是台北人,就讀中正大學中文系時,就開始文學創作,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93年青年文學創作獎等肯定。
黃宜君創作力豐盛,在「野葡萄文學誌」、中華日報副刊、幼獅文藝等都有固定專欄,今年初並將近5年來的散文、小說等作品集結成「流離」一書,獲得知名小說家駱以軍、散文作家黃文成等的推薦。
黃宜君長期為憂鬱症所苦,她在「野葡萄文學誌」開的專欄名稱就是「憂鬱症報告」,赤裸裸地寫出自己被憂鬱症荼毒的身心,甚至還把個人自戕的過程寫入,從這裡似乎可見到作家晦暗的心靈一角。
黃宜君的老師郭強生說,宜君剛到東華就讀的第一學期健康情況還不錯,但第二學期起就因憂鬱症,經常缺課,並對安眠藥、鎮靜劑產生依賴,但暑假後已經 漸漸平復,並把台北雜誌社工作辭去,準備專心在花蓮創作。郭強生說,宜君的個性敢怒敢言,但是她「太執著、也太堅持,容易受傷」。
郭強生說,宜君才剛從文壇嶄露頭角,卻選擇在30歲生日前一天自殺,師長都替她惋惜,他說,本來大家還要幫她開PARTY,但如今宜君卻走了,走得令人遺憾,惋惜一顆新星的殞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21/today-so4.htm
http://mag.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2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