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紀縕昔(藥劑師)


台北縣的安親班驚傳老師餵食學生管制藥品利他能,利他能的成分是中樞神經興奮劑,這個藥品常常被用來治療注意力缺乏過動症與嗜睡症。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度活躍的確會影響青少年的學習,但是它真的是一種病嗎?


雖然有眾多相關的研究報告,但是過動症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樣,仍然無法完全證實是腦內化學分泌造成的影響,精神醫學仍然無法只用儀器就做出診斷,精神科醫師在實務上僅能用觀察、談話與問卷的方式去判斷小孩子是否有過動症,這樣的主觀判斷其實結果很容易因人而異。


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1998年針對注意力召開的會議中坦承,因為沒有可以證實過動症的醫學檢驗,所以過動症的「正當性」仍然是問題。


這樣的爭議在美國沸沸揚揚討論了很久,在討論過動症或憂鬱症是不是疾病時,藥廠卻因此發明了新型態的行銷方式:發明疾病,宣傳疾病的嚴重性,找出醫學教授與病友團體、名人一起宣傳,在加上各種置入性行銷。


衛生署把「利他能」列為三級管制藥品是低估了它的效果,雖然口服利他能不會產生很大的興奮或成癮作用,但是改用鼻子吸入或是注射的方式,它的興奮效果的確不會輸給古柯鹼或安非他命,而且同樣會食慾降低,因此有人用來減肥,在美國則常常被青少年用來當成「派對」毒品。


在學童身上常見到的是小孩因為吃不下飯、噁心嘔吐而長不高,所以長期服用利他能的學生看起來都比較嬌小。


利他能的作用和安非他命真的很類似,有人為了專心讀書而吸食安非他命,而利他能也被稱為聰明藥。


這 些用來治療過動症的興奮劑都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多次公布藥物警語,去年它和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發表一項研究,發現無法集中注意力 的小孩和青少年,使用興奮劑治療時,可能引發心臟血管系統疾病而突然死亡;建議醫師處方藥品時,須注意病人心血管病史,有必要應進行心電圖或心臟超音波檢 查。


民眾應該如何在這些爭議中做出抉擇呢?處理過動問題或是任何精神疾病,首先一定要排除生理因素造成的影響,這是在精神科門診很少注 意到的項目。民眾須應用自己的知情同意權(Informed Consent):了解有哪些治療方式、有什麼副作用與傷害性、有多大的風險性?在這個時代就醫要當個聰明的病人,而非全權讓醫師去主導。◇


http://news.epochtimes.com.tw/10/1/13/13033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psy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